2022年2月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“特别军事行动”,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俄罗斯会速战速决,毕竟它有核武器,有坦克集群,还有号称百万的正规军。反观乌克兰,虽然有点家底,但跟俄罗斯比起来差远了。可事实呢?战斗拖了两年多,俄罗斯非但没拿下全境,连东部几个重点区域都推进得磕磕绊绊。
这就奇怪了,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在全球排前几,怎么就被乌克兰拖住了?有人说是乌克兰人太能打,有人说是俄罗斯自己掉链子,还有人提到国际社会的掺和。基辛格的分析就从这些角度切入,他觉得这事儿不简单,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,而是牵扯到地缘政治、国际博弈和俄罗斯自己的内忧外患。
基辛格是谁?简单说,这老头是美国外交界的传奇人物,当过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,搞国际关系分析那是出了名的犀利。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多次发表看法,虽然他2023年去世了,但生前的观点还是挺有分量的。他认为,俄罗斯没能在乌克兰速战速决,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:
基辛格说,俄罗斯这次动手不是单纯想占几块地,而是有更大的地缘政治算盘。普京想通过军事行动震慑西方,重塑俄罗斯在东欧的影响力,顺便把乌克兰拉回自己的势力范围。可这目标太大了,光靠打仗解决不了。
乌克兰要是真被打服了,西方肯定不干,北约和欧盟会更往东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。所以,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其实是在试探,既要打,又不能打得太狠,免得把自己逼到绝路。
基辛格特别提到,西方国家的反应是俄罗斯没算准的一步。美国、欧盟这些国家不仅制裁俄罗斯,还给乌克兰送武器、送钱、送情报。乌克兰本来军事实力不咋地,但有了这些支持,硬是顶住了俄罗斯的进攻。
比如美国的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、欧洲的装甲车,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,愣是让乌克兰从被动挨打变成了能反击。这让俄罗斯的压力倍增,战场上占不到绝对优势。
基辛格还指出,俄罗斯自己也有不少麻烦。经济上,制裁让它日子不好过,能源出口受限,卢布汇率也坐过山车。社会上,大规模动员可能会引发国内不满,毕竟谁也不想自家孩子去前线送命。普京得掂量着来,不能把国内搞乱了。所以,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一直有点“点到为止”的意思,没敢把所有家底都压上。
俄罗斯号称有百万军队,其中正规军大概70多万,加上后备役和准军事力量,凑个百万没啥问题。可为啥这场仗打得这么久,主力部队没全扑上去?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。基辛格的看法是,这里面有战略考量,也有现实制约,咱一条条来扒。
俄罗斯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能速胜。普京的想法可能是派几万精锐部队,几天拿下基辅,乌克兰政府一投降,事儿就完了。可乌克兰人没按剧本走,总统泽连斯基不跑,军队不散,民间还搞起了游击战。结果俄罗斯的“闪电战”没闪起来,反而陷进了泥潭。这时候再把百万大军全扔进去,已经晚了,战线拉长,后勤跟不上,打起来更费劲。
基辛格认为,俄罗斯没动用全部主力,是怕把冲突升级成世界大战。百万大军要是全上了,北约可能坐不住,直接下场。那可不是俄罗斯想看到的,毕竟它再强,也扛不住美国带头一群国家围殴。所以,俄罗斯选择有限投入,控制冲突规模,既能给乌克兰施压,又不至于把西方彻底惹毛。
打仗不光靠人多,补给跟不上就是白搭。乌克兰的地形对进攻方不友好,东部多沼泽和河流,城市战又特别难啃。俄罗斯的部队虽然多,但后勤能力有限,坦克没油、士兵没粮的事儿都发生过。基辛格提到,俄罗斯的补给线被拉得太长,乌克兰还用无人机和游击队偷袭,主力部队就算想大规模出动,也得先解决这些硬伤。
俄罗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普京要是真搞全国总动员,把百万大军全派出去,国内经济和社会压力会更大。年轻人不愿意上前线,老百姓对战争支持度也会下降。基辛格觉得,普京不敢冒这个险,宁可在前线慢吞吞地磨,也不想后院起火。
这场仗不光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事儿,国际社会的作用也不小。基辛格分析得很明白,西方国家的介入是俄罗斯没速胜的关键。
美国带头,欧洲跟上,给乌克兰送了多少好东西?从防弹衣到反坦克导弹,再到无人机和远程火箭炮,乌克兰的战斗力硬是被抬了好几个档次。俄罗斯的坦克集群本来挺唬人,但碰上这些新装备,损失也不小。基辛格说,这援助不光是武器,还有情报支持,美国的卫星盯着俄罗斯的一举一动,乌克兰能提前做好准备。
制裁这招真够狠的,俄罗斯的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,能源出口被卡脖子,连麦当劳都撤了。经济一瘸一拐,军费开支就得精打细算。基辛格认为,这对俄罗斯的长期作战能力是个大考验,百万主力没上场,也可能是因为没钱没资源支撑。
俄罗斯在国际上挺孤立,反战声音也不少。联合国开会老是挨批,连一些中立国家都不太支持它。基辛格觉得,这种舆论压力让俄罗斯不敢太放手干,得留点余地给自己找台阶下。
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,未来咋发展?基辛格没给出啥肯定的答案,但他态度很谨慎,说这事儿得靠谈判和国际调解。
俄罗斯想要乌克兰彻底投降,乌克兰想把俄罗斯赶出去,这两边目标差太远。基辛格觉得,最后可能得各退一步,比如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,俄罗斯撤出部分占领区。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谁也不想先低头。
基辛格强调,美国和欧洲不能光给武器,还得帮着调停。俄罗斯也需要个体面的退出方式,不然死磕到底对谁都没好处。他建议通过多边会谈,比如联合国或者中立国出面,找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案。
基辛格对和平前景没太乐观,但也没完全唱衰。他觉得,只要各方别把路走绝了,总有转机。关键是得看俄罗斯和西方的博弈咋演变,还有乌克兰能不能继续扛住。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