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米一直是喂鸡的,日本人根本没尝过,这简直让人毛骨悚然!”
日本国会议员原口一博对着镜头气得直蹦,开始胡言乱语。
他身后,便利店的货架上摆着写着“古古米”的米袋——这些原本该喂猪的三年老米,居然以5公斤2000日元(人民币100元)的价格被日本人拎回家吃!
就在旁边的另一边,那个架子上贴着的新米价格牌,竟然大声吼出:五公斤要你一千零八十颗瓜(也就是二百多块人民币)!
这价格差得跟天上掉下来的石头一样,背后隐藏着将近一年没米吃的苦难,还有一个被老百姓笑称为“农田黑社会”的庞然大物——日本农协。
在日本的便利店门口,一位阿姨拎着新买的米,憋屈地跟记者说:“这价格,难吃也只好忍着咯!”
当记者问她“会不会心里不踏实?”时,她憋着一脸苦笑回了句:“那可太不踏实了,毕竟是老古董米嘛!”
“古米”这玩意儿一觉醒来,瞬间成了日本的小明星!
这一套起名字的方式真是简单粗暴:存了一年的叫“老米”,两年的叫“老老米”,三年的就变成“老老老米”,四年就是“老老老老米”——往后一直挂这个名,字儿越多年份越长!
按照规矩,存了三年的“老大米”本应该被新米换下,送去喂小鸟,人类市场根本不该见到它的影子!
这回米荒搞得日本政府没办法,硬是把储备的粮食翻出来,直接把那堆鸡粮摆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!
更搞笑的是,某个电视台在茨城县挖出一位稻农大冢则昭家藏了整整十年的米,简直跟藏宝一样!
这位农民老哥直言,这堆米是2015年收的,结果不小心被搁在冰箱里成了“历史遗留品”,他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古董米”,而今年五月初试吃后,他豪言:“口感一点都不差!”
这场米的稀缺表面上看是去年的热天气搞得米粒少了点,但根本原因其实指向日本农业界的“巨无霸”——农协!
当年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搞的农协,倒成了个有着巨大势力的大老板团伙!
这家伙一边捞消费者的钱,一边把农民榨得干巴巴的,甚至还故意少种点粮食,好多赚点!
这个团伙能操控国会选举三成的席位,把政客们吓得瑟瑟发抖,在日本老百姓眼里,它被调侃叫做“农民黑社会”。
在米荒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,前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竟然公开说“根本没米荒”、“米价也不贵”,甚至扬言“我从来不买米,因为支持我的人会送过来”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论,最后惹得大家一阵怒火,结果在5月21号选择了引咎辞职。
小泉进次郎这位前首相的宝贝儿子,虽然面对媒体一边打哈哈一边摸鱼,可终于还是忍不住出手了:把存粮库的大米打开,把老掉牙的米扔到市场上去啦!
这下“古古古米”可不是种田的专利了,成了大家街头巷尾都在聊的热词!
这古米到底吃起来是个啥味道?
日本阿姨们在网上热火朝天地聊着做饭技巧,拼命想把那些老粮食给驯服了!
有人说多加三成水更好,有人喊着用高压锅来搞定,还有个聪明的家伙想出来“老米碰新米”的混搭办法!
社交网络上,“古米跳舞大会”火得不要不要的!
年轻人拿出自己用三年没动的米做的饭团、炒饭,甚至米布丁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地解决生活难题!
有公司发现了商机,竟推出“古古古米”主题T恤,一下子火得不要不要的!
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,官员们居然想到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换个马甲!
在议会唠嗑时,众小伙伴直说“古古米和古古古米这名字贼难耳闻”,强烈建议换个响亮点的称呼。
小泉进次郎一本正经地说:“要不咱就干脆叫’今年大米’或者’明年大米’,怎么样?”
便利店飞快上阵,跟风筝似的!
罗森便利店的老总大声宣布,咱们的古米改名为“怀旧米”了,这可是要把过气的米打扮得时髦一点啊!
这事儿可真有意思,群众意见如同白开水,有的大妈说新名字“听起来还不错”,年轻人却觉得老名字“更萌哒”,还有个大姐笑着说不如叫“恩赐米”,真是众口难调啊!
当日本的小伙伴们对“古X10米”感叹不已时,中国的网友们直接拿出真材实料——良渚遗址挖出来的古老炭化稻米,时间可是追溯到公元前3300到前2300年哦!
网友们笑着说:要是按照日本的命名方式,可能得叫“咕咕宝贝”了!
日本的米荒正闹得不可开交,像那锅煮沸的水,谁也管不住了!
有家日本媒体闹着要把米价飞涨的锅甩给“在横滨中华街疯狂扫货的中国人”,这一说法立刻就被其他媒体给啪啪打脸了。
有些日本媒体真是把“责任推给中国”当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,咖啡、鱼、牛肉、胡椒,全都能跟中国扯上关系,简直像是找借口的小能手!
便利店的架子上,那包“复古大米”的标贴在灯光下闪闪发亮,像个小明星似的。
小年轻的店员说,有的顾客就是喜欢钻牛角尖,偏要来试试看三年老米究竟味道咋样。
米涨价跌价,农会也在折腾,人跟粮食之间那种发小一起长大的关系,始终没变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